河海襟怀,涌动开放新潮。蜿蜒的海河是天津流动的血脉,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由“河”向“海”的壮阔转型。六百年前,三岔河口千帆竞渡,南粮北运的漕船在此吞吐天下货物;十九世纪中叶,大沽炮台的硝烟散去,被迫开埠的阵痛却意外催生了中西文明的交汇。今日站在天津港智慧码头远眺,全球首个“智慧零碳”码头的巨型桥吊林立,无人驾驶卡车在堆场间穿梭如流——这“流动的钢铁森林”,正是天津从被动开放到主动拥抱全球化的生动隐喻。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如一只展翅的银色巨鸟,其流线造型仿佛凝固的海河波浪,向世界传递着新时代中国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开放强音。
智造高地,铸就发展引擎。渤海湾的浪潮不仅冲刷着沙滩,更激荡着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。在空客天津总装线,每45分钟就有一架喷涂着各国航司标志的飞机跃入蓝天,书写着“中国制造”翱翔寰宇的传奇;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“天河”系列,正以每秒百亿亿次的算力破解着气象预测、基因测序的密码。中新天津生态城更是将绿色智慧融入城市基因:光伏公路自动融化积雪,社区海绵系统让雨水回用,智慧灯杆集成环境监测——这座“未来之城”的实践,恰为上合国家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绝佳样板。当天津的智造基因与上合国家的资源禀赋深度耦合,必将释放出驱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曲韵悠长,织就民心纽带。当夜幕降临海河两岸,“天津之眼”摩天轮绽放华彩,古文化街传来阵阵快板声与相声包袱的喝彩。这座将市井烟火与开放气度完美融合的城市,天生是文明对话的天然舞台。杨柳青年画作坊里,师傅们正将“上合大家庭”的会徽融入传统画版;利顺德饭店的老电梯依然运行,木质轿厢曾承载过多国政要的足迹,如今成为民间外交的活态博物馆。天津高校的“上合青年领袖营”中,不同肤色的学子正围坐探讨数字经济;滨海图书馆的“丝路书苑”内,乌兹别克斯坦的《福尔乐智慧》与中国的《论语》比邻而陈。这些细密绵长的人文纽带,恰如海河上连接两岸的桥梁,让不同文明在交融互鉴中抵达心灵深处。
上合峰会的旗帜猎猎飘扬,渤海湾的浪潮奔涌向前,以天津为窗,我们看见安全合作的坚实屏障正在筑牢;以天津为桥,我们触摸到文明互鉴的暖流悄然涌动;以天津为帆,我们感知创新驱动的巨轮蓄势待发。上合峰会奏响的,不仅是一场国际盛会的前奏曲,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恢弘交响曲。当海河文明与上合精神在此刻激荡共鸣,那古老而年轻的渤海潮声,必将化为推动时代巨轮破浪前行的永恒力量。(作者:天津市宁河区芦台街道 杨雨欣)